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的一些學術規范
五月作為廣大青年共同的節日總是異常忙碌(共青團團歌——五月的鮮花),各種各樣的學生答辯集中安排在十來天里,頗有點農忙時節收莊稼的感腳。得蒙各位前輩大佬不棄,這些年有幸參加了本院的一些研究生答辯會,小孩一個月的奶粉錢總算也能有些許的著落。翻翻同學們經過“精心”準備的畢業論文,總是能找到一些能激發起我強迫癥的寫作不規范之處,所以想借此聊聊研究生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一些學術規范問題,當然目的很多,比如能持續保持本博客的熱度,比如說增加轉載率,其實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想偷偷懶,以后新招的研究生直接讀這篇文章即可,不用每次都費我半天的口舌,最后還是效果不大。當然本文的一些規范僅限于核物理的論文方面,而且鑒于本人也是個新手,如果有不妥的地方還請諸位輕拍。
一數學符號問題
1、絕大多數的數據符號都應該用斜體。因為現在用Latex寫作的人很多,所以在公式環境中系統默認就是斜體,基本上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很多同學在正文中添加英文字母代表的數學符號,往往直接輸入英文,顯示出來就是正體。世事無常,總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公式中一些特定的函數符號卻是需要用整體,比如說sin、cos、exp、Tr等函數。
2、對于希臘字母,latex中需用“\”開頭才能拼寫出來,很多同學只管打出“alpha”但是前面不加“\”,所以直接就顯示alpha五個字母。
二圖表問題
1、一般在核物理領域畫的圖需要四邊封口,即上下左右都需要把軸畫出來。軸上必須有相應的刻度,刻度又分大刻度與小刻度。一個軸上一般標4到6個大刻度,每個大刻度間可以標四個或者九個小刻度。通常只在左邊的縱軸與下邊的橫軸上對大刻度標寫數字。同時也要清晰地表明橫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以及相應的單位。每一條曲線都需用不同的線性表示,不能只用顏色區分,因為很多論文只有電子版才能顯示出色彩,要是不用線型區分的話,黑白打印出來所有的曲線都是一樣的,無法分辨。為了顯得格調高一些,做圖盡量不要用excel畫圖,origin是比較專業的畫圖軟件,絕大多數圖形都有模版,但是需要根據情況做適當的修改,保存為自己的模版,下次用直接調用即可(所以偷懶是人類發展的動力之一)。目前更為高大上的畫圖工具一般是利用命令行編寫,諸如GNUPLOT,MATPLOTLIB。這些軟件畫出來的圖一般都顯得逼格滿滿。邊框軸以及曲線的粗細在比例協調的基礎上,盡量畫的粗一些。因為很多像我一樣每天還看文章的老師,裸眼視力基本上都是0.1以下,所以畫圖的時候求求大家一定要想著這是畫給老年人看的,就跟白居易的詩都是寫給大娘聽的一樣。
2、很多碩士論文在引言部分需要引用其他文章的圖表,很多同學就是直接從原文截圖,然后嵌入到論文中,由于截取的分辨率很低,顯示出來很模糊。這種情況對于表格,完全可以自己重新輸入一個,對于圖,簡單的也可以試著新畫一下。如果復雜的畫,那截取的時候盡量把分辨率調高一些,工匠精神就是這么體現滴。
3、自己做的表格沒啥好說的,不過最上面一行或者最左邊一列通常都是填寫數據表示的物理量以及單位,如果整個表格都是數據,那大家肯定都搞不清楚每個數字是什么意義。
三標點符號與空格的問題
1、英文里面是沒有頓號的,冒號用的也很少。
2、公式末尾是需要添加標點符號的,至于用逗號還是句號,取決于公式下面一句是接著公式說的,還是另起一句。
3、公式中的括號盡量用金箍棒型的,意思就是自己可以控制大小。比如括號里面是分式,那括號自己就會變大,把整個分式嵌入其中。如果多重括號鑲嵌,從里到外一般是圓括號、中括號、大括號。萬一要嵌四個括號,怎么辦?鬼知道怎么辦,只能怪你公式寫的太復雜了,盡量化簡一下。
4、文字中的相鄰數學符號,除了需要用逗號隔開,還需要添加空格。Latex的$$環境中是不識別空格的,就算輸入了空格,最后編譯出來還是沒有空格顯示,需要利用~符號增加空格。
四參考文獻
1、學術論文的參考文獻其實每個學校、每本期刊都有相應的標準,作者、期刊名、卷號、頁碼、出版日期、參考文獻的種類,這些內容的順序、格式都有規定的。當然最煩的是每個期刊的格式都不一樣,就像10年前的手機充電器一樣,迫切呼吁能夠出個ISO9001國際參考文獻標準。
2、由于參考文獻的數目很多,所以要避免重復編寫。
3、盡量不要直接引用鏈接,鏈接失效了怎么辦?
4、作為一名經過正規科研訓練的研究生,盡量不要引用百度百科,要不然有人會以為你的論文內容重復率很高。
暫時想的也就這么多,其實這些問題,十年前我也經常犯,現在偶爾也犯,寫出來也可以不斷警醒自己。拋磚引玉、實在搞不清楚的地方就多看看正規發表的學術期刊,比如nature、science,盡管咱發不了,看看不犯法的。依葫蘆畫瓢,只要不是畫成南瓜就行了。
本文來源:機械工程學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